著陸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目標網址或目的網址,很多時候就是用戶訪問網站時看到的第一個頁面,這個頁面不一定就是網站首頁,也可能是產品詳細頁、促銷頁面或專題頁。而對于搜索著陸頁就把用戶捕獲范圍限定在了搜索引擎上,用戶是通過關鍵詞訪問而來,這種訪客已經屬于比較精準的潛在客戶。這些潛在客戶通過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你設定的特定關鍵詞,閱讀你撰寫的廣告創意或描述,了解你的產品或服務,然后進入你的站點,期望獲得更進一步的信息。
那么,如何將引入的流量變現?如何提高網站轉換?又如何通過著陸頁使得客戶與你的合作關系保持穩定?網站行為包含了捕獲,轉化,保持三個環節。有了捕獲,接下來就考慮轉化因素,而著陸頁的好壞就決定了轉化成功的重要因素。地瓜博客具體分享一些著陸頁優化心得:
1,認知過程:簡潔、具體而又有重點
平常,你是如何結交陌生人的?自我介紹?朋友推薦?不管如何,第一印象很重要,雖然是一個大概互相了解的過程。你會把你的戶籍、愛好、專業等大概信息與對方共享,讓對方有一個初步了解。但很顯然,即時你提供了很多信息,講了很多的個人經歷,但對方卻也只會對你有一個基本的定位,大概的印象,覺得你容易接近、或樂于助人、或建站很牛、有能力等,他大概記不住你說的具體事或經歷。
同樣,用戶初次來訪網站也如此,你只會在他心中有一個主觀感受。所以,你需要很簡單、清晰、而有重點的告訴用戶核心內容。比如你是賣什么產品、你的資質正規、你實力技術雄厚等等具體印象。這點我們可以參考大型的電子商務網站來學習借鑒,比如京東商城頁面,淘寶內容頁面等。在這里,我們舉一個大家熟悉的列子,蘋果官網,IPAD2展示頁面中核心主題:

(來自:蘋果官網ipad頁面截圖)
非常簡潔而有力的說明了ipad的價值主張,即“創新看得見”,這說的是用戶體驗,是先進的技術應用,而下面配的文字是具體說明,也是用戶最關注的幾個功能性要點,利用短語,用戶一眼就能明確的看到這款產品的核心技術優勢或賣點在哪里。再縱觀整個展示頁面,還能發現以下特點:匹配高清大圖、整體頁面顏色簡潔、小短語+說明性文章結合。重點突出,層次分明,還有一個具有科技含量的視頻演示。整個的用戶認知過程,重點突出,hold住用戶眼球。
2,信任過程:正規、權威、安全
用戶有了基本認知以后,就是獲取信任階段。信任是交易的保證,基礎。著陸頁優化可以體現在以下方面:(1),公司名稱最好全稱;(2),網站導航清晰,目錄層次結構合理;(3),頁面內容可以適當放上資質認證或服務承諾保障,這點在淘寶上可以經常看到;(4),頁面中可以適當放上客戶評價或推薦;(5),網站頁面底部放置小資質圖片或ICP備案號;(6),要聲明支付安全。這些比較容易理解,附圖說明:
A,某老年淘寶店內的售后服務保證:

B,網站底部資質標簽:

3,影響力:刺激欲望,調動情緒,販賣價值主張。
決定用戶最終購買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?不是你的產品,也不是你的賣點,而是用戶自身內心的欲望。甚至很多時候,用戶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或是根本還沒購買需求,但偶爾逛逛淘寶或京東,竟然也能買一大堆東西,買回來還發現原來暫時還用不上,那么用戶是怎么買的?興許他是看到了打折優惠信息,或是看到其他人的瘋狂搶購行為所帶動,總之他的購買欲望被激發了。所以我們要抓準用戶的心里脆弱的地方,刺激他購買。你不是賣產品,而是賣價值主張。針對很多人總是抱著等最新iphone出來再入手心里,這家公司說出了自己的主張,看下面這段激動人心的話吧:

(圖中公司名已做模糊處理)
因此,找準賣點,你的產品價值主張是什么?
4,備注:細節也能決定成敗
A,頁面結構布局合理清晰,這點可以參考聯想、華為、京東等商城網站看看
B,核心內容不僅要清晰,更重要的是,這些內容又是用戶真正此時此刻正需要的產品或服務。
C,合理添加聯系方式或咨詢框,400電話也好,QQ咨詢框也好,TQ彈出框,亦或是百度商橋,都要擺放在顯眼的位置,但又不能打擾用戶的界面認知行為。
D,站在SEO優化和用戶體驗角度,內容頁面可以適當添加劑一些內部鏈接,圖片alt屬性添加等
E,我在我的博客中分享過一本書,叫《Landing_Page_優化權威指南》并提供下載,里面內容有一些很值得思考的句子,地瓜整理如下:
“缺乏注意力和想象力是創建更引人注目的著陸頁面的唯一障礙。
事實上,網站訪問者才是評價著陸頁面設計的真正專家。
在線銷售三個行為:捕獲、轉化、保持。
使訪問者采取行動最為有效的方法是喚起他們根本的情緒動機。
我們不能期望人們采取什么行動,除非我們首先保證他們的安全。
歸屬感和認同感是激發人們的強大動力。
您的網站和著陸頁面轉化率已經被忽視太久了——話費了您一大筆錢。
如果將存在疑問的內容從網站上面刪除,您的營業額是否會削減一半?
這些內容是否創造了有意義的交易或是深化了您和訪問者的關系?
信息消耗的什么是很明顯的:它消耗了接收者的注意力。因此,大量信息使接收者缺乏注意力,所以,需要在可能分散注意力的過剩信息源之間有限地分配注意力。”
